发布时间:2020-06-23来源:重庆公墓网
在中国传统的意识里,我们可以把生看的低贱,但是往往把死看的很重。无论是帝王还是普通的百姓,都会为自己选择所谓的风水宝地的墓地。生的可以落魄,但是要死的有面子。
都说落叶归根,那根到底在哪里?我觉得生命最后的归宿还是在泥土里,应该在花丛中,渴望在田野里,期待在每个生命之花盛开的地方。
也许是生长在农村的缘故,我总觉得农村人把逝者的埋葬之地只会选择在没有生气的旷野和无人烟隐忍和阴森的潮湿的荒凉之地,坟冢的地方常让人联想狰狞的野鬼,冤死的孤魂,不寒而栗经常缭绕心头。
中国传统的观念里常会把坟冢设计成锥形,上尖下圆,衬托稳当,有求稳之意。江山要稳,家庭要稳,工作要稳,收入要稳,婚姻要稳,把一切的美好寄托在稳的层面。但是我们而忽略了墓地是让生者触摸死者唯一的地方,似乎要有点空间感和可觅感,美好感。让死者能抵御寒冷,避免孤独,灵魂与生命有延长的呼吸,有体温的传递。能互诉衷肠。
可是,我们的几乎坟冢都在那样的地方,几乎无人愿意多待几分钟,于是距离的隔阂越来越大,忘记便产生。
一个人的死亡,有肉体的死亡,有灵魂的灭亡,而被人遗忘才是最终的死亡,也是真正的死亡。
经常看外国电影,那里的教堂和墓地往往都在位置俱佳,在生活区的正常位置,并无多大的隔阂,让生者的目光能方便舒适的直视逝者安居的地方,自然,简单,尊重,热爱力图亲近,意在厮守与陪伴。
我去过秦始皇陵,茂陵,乾陵,阳陵等好多帝王的陵墓之地,好多人说去那里很晦气,不吉利,又把本该安静的地方说的充满了恐惧和压抑,似乎要夺取活着的人的生命魂魄一样的担心。由此看来,我们不是去安慰亡灵,而是选择性遗忘,有意识的回避死亡对生者的影响。
我在书上看到过埃及金字塔法老墓,联系中国古代帝王将相的陵墓,我惊异的发现,凡是帝王将相的陵墓大都是高大威猛,夸张气势,外部坚硬,给人威严与霸气,霸道与征服。侵略性彰显,扩张性暴露无遗,不可一世远离泥土的平和,与人间的气息情感疏远。一点都没有人气和生命栖息的样子。容易让人觉得:那里住的是死人,早都熄灭了生命的脉搏。了无生气。
从美学和生命教育学的角度思考的话,墓地应该有一种对死亡的体贴和温婉的亲吻,以显示生活的仪式感和生命的神圣。因为,本身死亡也是一种有尊严的离开与矗立,应该与生一样有尊严,有脉搏,有记忆。对死者的墓地的荒凉选择,那是不敬与不屑,是拒绝再一次相遇的轻薄与廉价的施舍。
我们必须仰望逝者,让其安静的休息而不被忘记,我们必须心存虔诚与敬意去记住该记住的人。
所以我们无需吹啦弹唱,我们脚步要轻,我们的灵魂要真诚,要把生命的名义献给已经离开这个世界的寂静的魂灵。
一个对生命没有痛感的人,也算是生命的悲剧。一个对死亡缺乏仪式感和敬畏感的人,往往会缺失生命的真诚的态度,没有了对逝者的纯洁性,和那份记忆的爱恋。
如果对不起死亡,那就辜负了未来。一个人对死亡的态度也是他对生的态度的最好体现和诠释,一个用葬礼做标榜的群体,其生命的精神状态也是轻浮的,轻佻的。
一个生命最好的离开方式就是变成一棵树叶,那树叶上的纹理就是我们的墓志铭,不需要坟地,不需要墓碑,对大自然和生命而言,那就是简约的离去。不要对物质有太多的浪费而成为生者精神的累赘和不安。
页面链接:https://www.cqa1.com/binzangwenhua/183.html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 部门公布的信息为准。
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等问题请在30日内 与我们联系。
上一篇文章:买块墓地或生态安葬?是每个人应该思考的问题
优惠信息100%真实
涵盖最全陵园信息
最优秀的顾问团队
万千家属共同选择
所有交易公开透明
扫描二维码,关注重庆公墓网官方微信 殡葬习俗讲究不用愁!
战略合作、商务洽谈,请发 邮件至cq114#163.com(#改为@)
殡葬综合问题咨询
渝ICP备18014253号-2
CopyRight © 2011-2020 All Rights Reserved.重庆公墓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