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6-24来源:重庆公墓网
鲜花是否能代替烧纸,这要从鲜花与烧纸本身的象征意义说起。
烧纸是中国传统的祭祀品,至于从何时开始无从考证,但不会早于东汉。
古代人的祭祀最初是用真实的食物和生活用品,后来大概觉得太浪费了,就改用代用品,用陶土制成各种俑来祭祀。但无论是实物还是陶俑,贫苦人还是用不起,只能用献花、插柳等方式来寄托哀思。东汉人蔡伦发明了纸以后,用纸做成了各种象征物品,因其价格低廉,于是“纸钱”、“纸活”在百姓中流行开来。但富人家为了显示富有,仍然采用陶器,因而有了“富人用陶,穷人用纸”的说法。可见鲜花也是中国古代的丧葬用品。
在西方,古希腊人认为,如果人在死亡后身上带有鲜花,可以不必经过第二次审判,而直接进入天堂。以此为依据,贵族死后,必带上鲜花,而那些为贵族而战死的奴隶,对他们最高的奖赏,就是允许他们死后带上鲜花。而用鲜花祭祀,也被认为是对死者最美好的祝愿,因为鲜花只有生活在天堂里的死者才能享受得到。
十九世纪,随着西方的入侵也将这一丧葬传统传到了中国,并慢慢在中国流行开来,向死者送花圈成了现代中国的殡葬习俗之一。但在祭祀中,“烧纸祭鬼,鲜花祭仙”的思想还没有普及到民间,用鲜花祭祀,目前还只限于祭奠民族英烈,民间仍然还在使用烧纸的方式祭祀。
烧纸只用于尚在阴间的先辈,而不适用已到天堂的列祖列宗。现在民间祭祀中烧纸的“烧法”一般是在地上画一个不封口的大圆圈,先在圈外烧几张纸钱,意为“打发小鬼”,然后再在圈内烧纸。这表明了自家的先辈仍是与“鬼”在一起的,与人们意愿的上“天堂”是矛盾的。今天,用献鲜花代替烧纸,不仅是破除愚昧迷信的需要,更是人人平等、社会和谐的体现。
页面链接:https://www.cqa1.com/changjianwenti/186.html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 部门公布的信息为准。
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等问题请在30日内 与我们联系。
上一篇文章:如何查看公墓的墓碑石材和品种
下一篇文章:高龄老人多少岁可以买寿墓
优惠信息100%真实
涵盖最全陵园信息
最优秀的顾问团队
万千家属共同选择
所有交易公开透明
扫描二维码,关注重庆公墓网官方微信 殡葬习俗讲究不用愁!
战略合作、商务洽谈,请发 邮件至cq114#163.com(#改为@)
殡葬综合问题咨询
渝ICP备18014253号-2
CopyRight © 2011-2020 All Rights Reserved.重庆公墓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