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6-26来源:重庆公墓网
先来看看木碑:
周朝以后,开始有“始筑坟墓,或种上树,以为墓的标志”,说的是人们发现先人的墓碑无处可循,而中国又是一个非常讲究孝道的国家,特别是春秋时期,儒家学说中关于“礼”“乐”等方面有着极为严格的规定,人们需要寻找根基,寻找自己的出生,所以也就有了筑坟墓的过程。最早的墓只是一个黄土堆,外型像个土馒头(这些隆起在地表上的坟堆,看似不起眼,却是古代最早表现“厚葬”的方式),既不立墓碑也没有标示,只是在墓上面种一棵树,表示福萌后人的意思。但是这样的墓也有问题,比如子孙分不清坟墓的前后,而拜错方向的糗事。
最早的墓碑为木头,作用最初并非为了刻写文字,而是为了引棺入穴之用:棺材要埋入土内的时候,需要在四条边的中间各立一根木柱,柱子上有圆孔,圆孔中间插入一根横木,横木上缠以绳索,就像水井一般,将棺木固定在绳索之下,牵引棺材入穴。入葬完毕,后方的木碑随之埋入地下,而前方的墓碑就一直立在那里,这就是最早的墓碑的来历。
这种墓碑后来受格局和样式的改变,为顺应时代的造坟技艺或家族需求而不断演变,最终发展成木板,还会在上面写字,这个时候的墓碑有了现代墓碑的雏形。木碑和墓碑同音,这也是墓碑艺术一直发展到明朝才开始逐渐消失的原因之一。
然后看看石碑:
石头做的墓碑最早出现在汉代,这个时期,人们对石雕技艺已经掌握得非常熟练了,石因为它不易腐烂,且保存年限久的原因,很好地体现了人们对逝者的思念之情,不腐朽代表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思念,而长年限很好的表现了这份情感,永恒,长久的意思。所以石碑无疑在结构牢固等实用性方面,还是在情感融入方面,都好过于木碑,自然也就慢慢的取代了木碑。
中国石墓碑的发展受非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地区文化,当地风俗,工艺美学,社会环境,文化传播,艺术结构,宗教文化,外来元素等等多方面的影响,所以出现了形形色色不同款式,不同造型的墓碑作品。从批量化到定制化,最后到个性化,直到今天,石墓碑通过与其他材质的结合,使它更加精致、更具艺术感。
页面链接:https://www.cqa1.com/industry/201.html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 部门公布的信息为准。
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等问题请在30日内 与我们联系。
上一篇文章:重庆公墓网三点教你解开墓碑的灵气
下一篇文章:线雕艺术墓碑艺术内涵
优惠信息100%真实
涵盖最全陵园信息
最优秀的顾问团队
万千家属共同选择
所有交易公开透明
扫描二维码,关注重庆公墓网官方微信 殡葬习俗讲究不用愁!
战略合作、商务洽谈,请发 邮件至cq114#163.com(#改为@)
殡葬综合问题咨询
渝ICP备18014253号-2
CopyRight © 2011-2020 All Rights Reserved.重庆公墓网 版权所有